瓮安县岚关乡章阁村“四加法”打造刺梨扶贫产业链
中国黑枸杞网:网站小编整理关于“瓮安县岚关乡章阁村“四加法”打造刺梨扶贫产业链”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知识!
刺梨是个宝,小小果子维C王。
刺梨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2-16℃,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地区,要求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岚关乡章阁村地处岚关乡西北面,平均海拔1270米,年平均气温在12.3℃,气候为高原冷凉型气候,是刺梨栽种的绝佳地点。
为了带领群众致富,章阁村党总支多番调研,决定先进行试点种植,成效好的话就大力发展刺梨种植产业。经过试点栽种,各试点呈现出刺梨种苗成活率较高、病虫害少、果品口感好、品相好等特点,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
于是,章阁村党总支大力发展刺梨产业种植,并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总结了“四加”发展的法子。
全程跟踪+科学指导的技术服务。2014年,岚关乡引进贵州省陈将军农林有限公司落地发展刺梨产业,公司从签订协议租地进行开园,到负责提供种子、肥料进行苗木繁殖,再到指导除杂草进行果园管理,病虫害管理等,都进行了全程跟踪栽种情况,科学统筹栽种进度。
公司筹措+党建引领的资金保障。公司每年投入约20万元,包括土租、种子、化肥、人工费等,三年见效益后,现在计划多方筹措资金扩大种植规模、修建办公用房、冷链物流、深加工厂等。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等发挥党建贴心的公共服务,把党建引领融入日常,为刺梨发展注入力量。先是通过多方协调助力劳动力投入,减少劳动力招聘,强化服务减少办事成本,后又通过打造党建产业品牌亮点,科学谋划“路线图”,助力宣传放大影响力。还开展了“志智双扶”活动,促进乡风文明,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章阁村以脱贫攻坚为契机,与公司协议,在同等条件下,公司优先聘用贫困户到刺梨基地务工、除草、施肥、采摘等,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累计为全乡带动1000余人次贫困户就业。
统一收购+物流配送的产销对接。刺梨由群众自己来种,种出来的刺梨再由公司统一回收,保障村民收益,从土地到施肥、除草、采摘都是一批群众,让群众担当主角,且务工当天现金结算,让群众越来越有获得感。仅章阁村干田坳一个种植点,每天都有30多名群众在基地务工,在采摘期一个月,平均收入三千元左右。采摘工作不分男女老少,只要采摘都统一收购,并同时收购其他农户自行栽种的产品,每晚按时结算当日采摘产品,物流配送直达龙里加工厂,保障产品新鲜与品质,实现自种、自采有销路。
公司+支部+农户的三方联结方式。章阁村把全村的发展规划与公司的产业思路融入刺梨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群策群力,勤翻群众账本,助民致富。支部成员耐心主动为群众出点子、指路子、办实事、解难题,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召开群众交心谈心会、党员大会、院坝会等,办宣传栏、悬挂标语、印发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宣传发展刺梨的优势,让产业发展得到群众支持。通过政策宣讲和思想教育和引导,给贫困户灌输“扶贫先扶志,扶勤不扶懒”的观念,对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致贫的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群众通过勤奋劳动,到刺梨基地务工增收。通过“三方合力”,章阁村的刺梨产业越做越好。
现在,章阁村已经形成了以刺梨为主,蔬菜、中药材、生猪等种养殖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